礼仪的概念及其人文属性
在现代汉语中“礼仪”是由“礼”和“仪”两字组成的。如果仅从字面上看,礼仪的基本意思是指“礼节和仪式”。但是,礼仪一词的真正含义却远比它的字面意思要复杂得多。
在中国古代,“礼”和“仪”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礼是礼仪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人伦秩序最集中的体现。《礼记•冠义》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这就是说,“礼义”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本特征和属性,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礼记•曲礼》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敬别人、敬重别人。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也有自尊,也需要尊敬。因此,孔子对“礼”的解释是:“礼者,敬人也”,即“礼”就是尊敬他人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尊敬是“礼”的本意。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献《左传》更是将“礼”看做是治国安邦之根本,书中写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这样就将“礼”的含义延伸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则将“礼”上升到天理法度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礼者,天理之公也”。由此可见,以上所说的“礼”,其含义远比我们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要广泛得多,也重要得多。至于“仪”,其含义和“礼”是有区别的。
在古人看来,“礼”是立国执政的大法,而“仪”则只不过是一种礼节、仪式、仪表等形式上的东西而已,无法与“礼”相提并论。虽然如此,在中国古代“礼”和“仪”的含义并非泾渭分明,两者有时也表示同一个意思。如“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墨子-天志》)中的“仪”就是指“法度、准则”的意思。即使作为立国执政的大法的“礼”也包含着某些“仪”的成分,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
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礼仪的含义不仅具有礼节和仪式的含义,而且还包括道德、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规范。可以说,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就是“礼”的秩序,人们的社会活动都要严格按照“礼”的要求来进行的,人际交往、言行举止、衣着服饰等都限制在“礼”的范围之内。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礼仪含义的核心和实质。
然而,在当今法制社会中,尽管礼仪仍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伦理秩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含义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它过去所具有的立国执政、治国安邦的功能已被现代国家的法制取代。那么,现代礼仪的含义到底有哪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对“礼仪”一词进行一番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