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社会功能传承与变异如何认识

国学传统文化

民俗的社会功能传承与变异如何认识

元皇围观:℉更新时间:12-07 03:13

民俗的社会功能传承与变异如何认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代替,自主、竞争、效率、民主法制、社会道德风尚等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当然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推动物质文化向前发展,引发了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剧变。在新、旧民俗文化产生碰撞的同时,一些误导使得新民俗文化的形成举步维艰。比如金钱至上观念导致形形色色的拜金主义;在衣食住行方面追逐现代化水准,形成超前消费观念,不加选择地套用外来生活方式}用金钱堆砌婚丧礼仪;将传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良俗抛之脑后,甚至鄙弃或嘲弄;大家族最后解体,核心家庭迅速形成,空巢老人增多。

当代民俗的变异,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日常生活的变化,其实这是一场观念的转变,即世界观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社会民俗文化的相斥相克现实。纵观历史,凡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都会出现这种现实。当然这种现实变化的结果,是各种民俗形式经过重新组合后必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民俗形态。

在民俗文化发生变异时,人们总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保守性态度,即怀有坚守传统民俗恋jh情结。这类人反对任何形式的变异,对新生事物难以认同。这种态度肯定民俗的稳定性,否认民俗的变异性。另一种则相反,他们对传统民俗不尊重,而以“超新”的激情积极推进民俗的更新变异,甚至只强调“与国际接轨”。这种态度否认民俗的稳定性,肯定民俗的变异性。这两种态度各具偏颇,都是不正确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俗资源丰富。目前中国民俗呈现出古今杂陈、中西交错的现实。我们应该用现代观念对民俗文化事象进行梳理和检验,分辨出哪些是良俗,哪些是陋俗。我们坚信,中国民俗经过传承中的变异、整合,将优胜劣汰,千姿百态的民俗最终将以更新、更健康的姿态走向未来。

标签:历史

标题:民俗的社会功能传承与变异如何认识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7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