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理想,但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

国学传统文化

人人都有理想,但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

仕官围观:℉更新时间:12-07 00:21

人人都有理想,但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

虽然人人都有理想,但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1968年,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指出:有或没有目标会影响工作的绩效。有目标的人会产生一种激励力,激励力=目标效价(目标本身的价值)×期望概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从目标效价,即目标本身的价值上看,理想的价值越大,产生的激励力就越大,这就是我们说“志当存高远”“要树立远大理想”的原因。从期望概率,即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激励力就越大,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脱离了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必定会带来失败和挫折,就会出现“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的现象;如果定得太低,容易成功,容易产生成就感,也就容易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理想就难以产生激励和刺激作用。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理想只有合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这件事上,理想的目标效价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个人素质讲,带有地痞无赖特点的刘邦是无法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比的,在楚汉相争的初期,刘邦更是处于劣势,但为什么最终结果却是刘邦当了皇帝,项羽却在乌江自刎呢?对这个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最关键的是两人的理想目标不同。项羽的目标只是想当像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那样的“霸主”,因此他大封诸侯王,刘邦也被封了个“汉王”,项羽则给自己封了个“西楚霸王”。“霸王”的责任是维护诸王之间的正义和公平,因此在鸿门宴上,刘邦才有机会逃走而项羽也不追究。可刘邦理想的目标是当秦始皇那样说一不二,别人只有喊“万岁”份的皇帝,因此他心狠手辣,不仅不放过曾经“放过他几马”的项羽,就连韩信、彭越、黥布那些为他竭尽犬马之劳的功臣也不放过,采取了“狡兔死,走狗烹”的策略,最终建立了汉王朝。

树立理想应该从小开始。心理学家曾经用跳蚤做过一个实验: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显然,如果没有盖子,跳蚤很容易跳出箱去。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就会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标题:人人都有理想,但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7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