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县西宫大蜡会庙会期间为什么要点大蜡
西宫大蜡会是河北省栾城县西宫村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每年农历十月十三至十五在西宫村举办。庙会以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更以与众不同的形式举行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活动为亮点,自明代至今,数百年来世代传承历久不衰,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地域性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活动,表述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每逢庙日,晚暮时分要点燃两柱大蜡烛,只见烛火光焰夺目。大蜡烛是用石蜡加热灌制而成的,呈红色,高1米余,上顶直径30公分,下底直径25公分,以8公分柳木棒经蜡油浸泡后做芯,每柱重65公斤以上。庙会期间,一般都要请来戏曲班子助兴。大蜡点燃前,先放焰火,蜡烛燃着后,戏台立即开戏,蜡不灭,戏不散,往往戏班的班头向点蜡者多次告饶后,将蜡熄灭,戏方散场。
西宫大蜡会方圆百里驰名。那么,庙会期间为什么要点大蜡?相传,明代黄河以南眼病流传,患者大多双目失明。有一年,一老妪在此地行医,用自制药水为老百姓治疗眼疾,一次痊愈且分文不取。消息传开,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某地一员外夫人,患眼疾双目失明十多年,多方求医不见效。听说这儿有神医妙方,即前来求治,老妪仅点了三滴药水,员外夫人的眼睛就重见了光明。员外大喜,遂以重金酬谢,却被老妪谢绝。员外无奈,只好询问老妪家址,以便日后酬报。老妪说自己是赵州栾城县西宫村人“北街西口路南有一株大槐树,树下有一座瓦房,红漆门窗,即是我家”说完便悄然离去了。不久,员外为报老妪之恩,受众人之托,备札品,乘马车,千里迢迢来到栾城县西宫村。行至北街西口,确见有一株大槐树,但不见红漆门窗的瓦房。员外思忖良久,顿解其意,便在老槐树下修建了一座庙宇,塑老妪像供其中,并置办大蜡一根点燃,意为救苦救难,为百姓带来了光明。这便是传说中西宫大蜡的由来。以后,西宫村为图吉利,把大蜡配成一双。
近年来,人们把庙会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把大蜡演变成为丰收喜庆的象征。每年大蜡提前制成,固定在焊接好的铁架上,再缚两根木杠供人抬用。用红绸布结大花缠于蜡体上,铁架上系有五米穗、棉花等农作物,象征着农业丰收。庙日,许多青壮年轮换抬起大蜡串街走巷,锣鼓喧天,由往昔的“娱神”变成了当今的“娱人”。
闻名遐迩、具有与众不同风格的西宫大蜡会,如今多在村边的空旷地带举行。大蜡寄托着制作者和村民对“光明持久”的追求。“大蜡会”则成为民间赏心悦目之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