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与传统的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端”有开始、开端之意,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古代逢五日皆称“午”,故又称“端午”或“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做“阳辰”,因又谓“端阳”。又有一说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讨好皇帝,将“端五”改为“端午”。自唐以后,端午被定为大节,常有赏赐。
对于端午,人们普遍认为与留念屈原关于。传说屈原在报国无门、悲愤绝望的情况下,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泪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人哀其不幸,投粽子、戚鸭蛋于江中以饲蛟龙,希望护全屈原之体;又竞驾舟楫穿梭江面,寻踪觅迹,企盼拯救屈原。
此后,遂相沿成习,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以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实端午节并非源自留念屈原,南方初夏时节疫情流行,五月端午最初是驱瘟疫、避邪气的节日。划龙舟的习俗也是早已有之,部落时代的铜鼓上就刻有龙舟竞渡的图案。据考证,竞渡有可能是祭祀水神求雨的活动。
因此,所谓赛龙舟救屈原的说法不过是一种解释性的传说而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操符合儒家思想而受到后世士大夫阶层推崇的结果。
吃粽子——端午的节令食品是粽子,早期称角黍。黄石先生在《端午礼俗史》中指出,角黍本是农民祀祖的供奉物。端午吃粽子,魏晋时代就已盛行。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千百年来,粽子的做法变化不大,只是形式更趋多样,品种越发丰富,味道愈加鲜美。
《荆楚岁时记》中记述了另一种做粽子的方法,并将食粽子与避水厄相联系:“民斩新竹笋为筒粽,楝叶插头,五彩缕投江,以为避水厄。”不管称角黍还是粽子,不论是祭祖还是避水厄,其目的都是安抚死去的人,粽子这一古老食品有其与众不同的文化意义。
赛龙舟—一赛龙舟历史悠久,《事物源起•端阳》说它“起于越王勾践”。竞渡活动在南北朝时开始广泛传播,到了唐宋,由于皇帝和地方官员的提倡而日益兴盛。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首次将竞渡舟船称为“龙舟”,并作了详细的描述:“自唐以来,竞渡务为轻驶。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则为龙鳞而彩绘之,谓之龙舟。”
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要抬着龙头祭庙谒告。祭毕,龙舟披红挂彩,开始竞渡。是时,“群龙”齐下水,一声炮响,舟似箭发,两岸欢呼,鞭炮齐鸣,真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