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也会“与时俱进”
现在,算命也用上了电脑,不仅可以“算”,而且可以“称”,不仅人可以算命,小鸟还会“叼”命,不仅迷中国的“四柱、八字”,而且迷外国的“星相”“星座”,甚至利用现代声、光、电设备,制造种种神秘效果,宣扬迷信,愚弄群众,真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迷信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源于对未知的迷惘,源于对危机的抵御,源于对美好的期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人的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农村巫医也能“治好”一些病,甚至最简易的“竖筷子、泼水饭”“叫魂”也能让一些人的精神放松,病情好转。
迷信的危害是很大的。迷信会让人失去进取心,认为“凡事皆由天注定,一生全是命安排、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于是颓堕自甘,不求进取。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小时可爱,长大可怜的闰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和他的封建迷信,不敢进取的心理有着直接关系的。
迷信源远流长,反迷信也源远流长,迷信和反迷信,一直贯穿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春秋时的孔夫子不迷信,他“不语怪力乱神”,对他偏不肯随俗谈鬼神的行为,连很少夸奖别人的鲁迅先生也称赞他“孔丘先生确是伟大”。面门豹不迷信,把利用迷信来害人的老巫婆丢下漳河,让她去给子虚乌有的“河伯”报信,结果巫婆死了,人民安居乐业了;陈平不迷信,他就敢娶先后嫁了五个男人,男人都死掉,被人看做是“克夫”的张氏女子,后来陈平不仅没有死,而且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当了丞相,曾先后受封户牖侯,曲逆侯,死后谥献侯。
东汉时的思想家桓谭不迷信,把人的形体比作蜡烛,把精神比作烛火,断言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独立存在,正如烛光之不能脱离烛体而存在是一样的;王充不迷信,他敢于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天人合一”,抨击“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迷信邪说,成为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哲学家;唐代的韩愈,冒着“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危险,上表旗帜鲜明地反对唐宪宗“迎佛骨”;宋代的司马光把“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这一反迷信的命题写入家训中;清代的周树槐在死前告诉家人,他死之后,“敢以巫俗待我者,非我家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面对当时盛行的迷信,说:“青天白日,怪物公行,而人不以为怪,是为大怪”。他们不迷信,却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