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取名的那些讲究
中国从古代就对取名很重视,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十分重要。通常是孩子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起名,但也有满月起名、周岁起名,以及在生下来以前先把名称取好的。从周朝起,起名已经纳入礼法,形成了制度。
古人认为,一个好名称涉及的内容多样,有文化背景、个人信仰、社会发展走势等,尤为重要的是与《易经》相结合,与先天八字的强与弱,先天五行的喜与忌,五格数理的分析,人的十二生肖,《易经》六十四卦的分卦卦象剖析等相结合。古人觉得一个好名称,不但寓意、听感、美感和五格数理好,还要与八字强弱互补、阴阳合一,循环相生,并与先天五行喜忌相符,只有这样的名称才是好名称,才有益于人的一生。
中国人在取名时,经常会在名称中用一些方式来区分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比如在名称中用一个字表述辈分,而用另一个字表示名称所表示的含义,也有的在名称中用一样的偏旁来表示同一辈分。
中国古代因为宗法制的影响,在名称的使用上采用避讳的制度。讲究为尊者讳——在交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辈的名称就要回避;取名时也避免取他们名称中的字或同音的字。现在虽然不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些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由于避讳的原因,现代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称为不尊重。
几千年来,许多学者对姓名的笔画也进行了研究,并与《易经》相结合形成一门独立的测字学。后来,历经各代学者补充整理、详加说明,但并没引起世人的充分重视。19世纪初,日本学者雄崎健翁对中国姓名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称为“圣学”。随后,又传入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等地区,形成现在的姓名学,并沿袭至今。
现在,姓名学已经风靡中国,出现了很多起名公司和起名网站,并出现很多所谓起名大师或起名专家。其实要想取一个好名称,并非一定用起名大师,只需要收集与整合多方面的资料,自已给孩子起一个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