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客家人的传统服饰特点

国学传统文化

南方客家人的传统服饰特点

裂神传围观:℉更新时间:12-06 21:00

南方客家人的传统服饰特点

客家服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末及两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南迁,客家先民把优秀的中原文化艺术、人情风俗带到了赣闽粤,并与当地土著风情文化不断交融,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艺术元素为基础变化发展而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客家服饰也毫不例外地在这时期得到了较全面的充分的传承、发展。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客家人的几种常见服饰。

客家男装常见样式

对襟短衫。为上衣,俗称“衫”,又称“唐装衫”,是男子在劳动、居家乃至外出活动时最常穿用的服装。其样式是上窄下宽,正面开缝,无领或者浅领,袖子宽长。袖围与衫围较阔,领围、袖口、衫脚内折1寸并用同色布缝边。多用布纽或骨纽扣,间亦有铜纽扣的。早期用手工纺织的家机布为布料,近代以来则以机织棉布为布料,这种款式穿着方便,朴素大方。

对襟长衫。俗称唐装外套,是男子在春秋或冬季天气稍冷时作为外衣穿的。式样大体与对襟短衫相似,所不同的是比短衫更长更宽,衣服下摆明显呈扇形。

大裆裤。男子的传统下装,特点是阔裤脚,深裤裆,俗称“大裤

档”。在蕉岭等地称为“一腰裤”。裤管(俗称“裤脚”)宽1.8尺至2尺,一个裤筒穿两条腿也还很宽,如果裁去一截,就像当今流行的时装“裙裤”。裤脚用同颜色布缝边。和唐装衫一样,它适应性广,少年、青年、老年各个年龄段的男子均可穿用,并且适宜各种场合。这种裤子穿起来宽松凉爽舒适,毫无绷紧感,其作用主要是方便劳作。用长条布质裤带扎紧,便于换洗。

客家女装常见样式

妇女为家庭里里外外的主要劳动力,故服装较为单一,冬夏相似,只是所穿布料厚薄粗细不同而已。

大襟棉袄。为女子的主要御寒服装。有短装和中长装两种。一般由双层布料中间衬棉缝制而成,面料一般是黑色、蓝色或深灰色、暗红色棉布,有的也用花棉布或丝绸布。里布一般为白色、灰色棉布或花布。年轻女子一般多穿短装,中老年妇女多穿中长装。

抽头裤。是相对于交头裤的一种裤子,因其裤头上折边,包着布带子(俗称裤头带),穿用时需将裤头带抽紧打结而得名。一般用蓝、灰色棉布或花布缝制,直线剪裁,无需接裤头,浅档,裤管比较窄,用料省。因其具有方便、经济、易于换洗等优点,逐渐成为妇女做家务及田间劳作的工作服。

客家童装常见样式

婴儿衫。俗称为“屙伢衫”。多为大襟形式但不设纽扣,而改用小布带,以便穿着。屙伢衫的最大特点是衫尾不扎边,是取“生儿生女永远无边”之兆。一般用质地较软的白色或条花棉布缝制,胸腹部双层交叉呈交叉襟,无领,袖子较短,没有纽扣,腋下尖角处缝上布带子,于背后打结。婴儿出生后,因皮肤较嫩,一般只用布帕、围裙等包裹。但为了保持皮肤洁净、干燥,还是要给婴儿穿上这种屙伢衫,一般适用于从出生到4个月左右的婴儿。

标签:历史

标题:南方客家人的传统服饰特点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7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