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等级的由来,军衔是怎样产生的
军衔等级是表明一个军人的身份、地位、荣誉、权力和威望的等级标志。那么,军衔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国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的军衔称号,比欧洲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欧洲军衔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国家。产生军衔的主要原因是:构成军队主要成分的农民、自由民、市民、破产骑士,在战斗中立了战功,要求打破出身门第,按劳绩战功取得职位:来自非贵族的指挥官南于没有爵位可以表示自己的身份,没有一种属于个人级别来保障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也要求设立一种与职务相称的等级称号。
于是,军衔便产生了,并为各国军队所采用和完善,形成了兵、军士、尉官、校官、将官、元帅为次序的分等设级的世界通行的军衔体制。
新中国正式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元帅军衔和勋章授予典礼,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一天,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将官军衔的典礼仪式,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
1965年5月22日,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对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6月1日开始实施。1986年下半年,随着军队建设的需要,中央军委常务会决定实行新的军衔制。
1988年7月1日,规定军官军衔设3等11级: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