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祝寿文化
中国人的祝寿文化源自一种质朴的心怀感恩思想。婴儿出生辰是母亲的受难日,一到自己生辰时,就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对母亲的心怀感恩和留念,后来发展成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贺,并演绎出祝寿文化来。
祝寿这一习惯在我国很早就存在了。传说在尧的时代华山封人就曾向尧祝寿,这是指对老人祝寿,祝他健康长寿,青春永驻。而普通人过生辰,大约是南北朝时兴起的,到唐朝,祝贺成生命日的习俗已很流行。史料记载,唐太宗生辰时,宴会百官,臣下上表把皇帝生辰这一天定为千秋节。民间不管给老人祝寿,或年轻人过生辰,或给孩子过生辰,都是在家庭或亲属、朋友间进行,属民间风俗习惯,无可非议。
中国人的寿文化丰富多样。遇到以下年龄更要隆重庆祝:
六十六,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六字,照中国的风俗习惯,预示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对六十六岁庆寿活动都十分重视。“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此俗在河南汉族中很是流行。父母活到六十六岁过生辰那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必须是一块猪肉。这块肉表示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六六大顺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虽然是买的肉,也意味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为此,对卖肉者不能计较肉的多少,也不能讨价还价,还必须是一刀割下来,有多少算多少,全都送给父母,以显示闺女对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称它为循头年。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因此每当老人到了这个年龄,情感都特别紧张。当父母活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辰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窜”,这一“窜”,老人就算过了难关,以后就会平安无事了。豫南有些地区,要把寿鱼放在锅里整个炖,放盐、葱、姜等作料调味。炖鱼时不要翻动,待鱼汤煮成白色,鱼肉化在汤里时,将鱼汤盛出请老人喝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鱼骨架放在村中的河里顺水漂走,他们觉得这样老人的灾祸就可去除了。在豫北一女儿要在父母循头年的时节,选择农历立春的早晨,天色还未发亮时,以满怀祝愿的情感,将亲手煮的两个熟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亲或母亲躲在门后吃掉。这样,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就会像鸡蛋滚麦场一样,平安度过循头年。在北京人们认为,人活到这个岁数如果度得好便能长寿,否则,便可夭折。人们为了长寿,所以在这样的年岁倍加小心,并想办法“破解”以图长寿。常用的办法是系红布腰带,传说红色可以避邪消灾。老北京还有在本命年和60岁以后系红布腰带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