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对于笊篱姑姑的传说
在吉林省有些地方(如东丰县一带)过去元宵节时满族祭礼笊篱姑姑。这个节日在正月十四到十六晚安进行。月亮刚出来,大家便争着把寡妇家的笊篱偷去,把偷来的笊篱拴在自家的锅叉上,然后,请花匠糊上个穿着花裤的小媳妇,挂在五尺左右的木杆上,供在房西头。再找个12岁以下诚实的小女孩,让他背着纸人在地上绕圈圈,人们则围着她跳舞唱歌,歌词中有:
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
梳的什么头?梳的四散头,
头上抹着桂花油。
每绕上三圈,主持人便念一通:
正月十三月几大,笊篱姑姑把山下,
不求金银和财宝,问你五谷都叫啥?
念完了,又冲着小女孩问道:“来了吗?”小女孩回答说:“来了。”再绕三圈,人们恭恭敬敬地拿下纸人,放在香案上,大家便一齐问开了:“笊篱姑姑,今年是收大豆、高粱,还是收包米谷子?”歌舞直到深夜方散。
笊篱姑姑何许人也,怎样个来历,其说不一。正统的说法她来自紫姑神的演化。《满族风俗志》引《风城县志》:“茅姑疑即紫姑,俗又谓笊篱姑姑也。”将以笊篱为头面的女神由茅厕请回致祭,可见它来自汉族古代之祭厕神,传说紫姑为寿阳人李景之妾(名何媚),因受大妇虐待,于元宵之夕死于厕,乡人迎之以为神。
而在吉林省东丰县一带,则将它地方化了,说是一个贪婪的老财主为人刻薄,连老鼠洞中的粮食都不放过。他有个短命的儿子,扔下一个年轻的寡妇,名叫“笊篱姑”,受尽了老财主的折磨。可是她依旧十分同情劳苦人民。有被老财主关闭在柴房里逼债,就要饿死的父女俩(小女儿才12岁),终日哀鸣不已,笊篱姑就放了他们,并给他们拿去了自己的食物,笊篱姑知道自己也活不成了,回屋就悬梁自尽了。父女俩不忘笊篱姑的恩德,百日后扎个和笊篱姑相似的纸人供上了,他们向她问卜、祈求丰年,她都百求百应。从此相沿成习,人们为留念这个被虐待而死的好心寡妇,每年元宵节都歌舞相迎,为她招魂。
此外,满族和锡伯族在正月十六也有“打画墨脸”相戏的习惯,此源于古时的“放偷”习俗,今早已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