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

国学传统文化

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

雷武围观:℉更新时间:12-06 16:34

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

孟子将性善论应用到政治领域,提出了“仁政”学说。在孟子的思想中,“四端”之心和“四德”的内容都不是平列的。其中“恻隐之心”即“仁”,为“四德”之首,亦为“四德”之根本。既然人人都有“四端之心”,凡能将其保持并加以扩充发展的,就皆可以为尧舜。

这个扩充发展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可以是个人修养使善由小到大,从观念到行动;另一个层面可以是整个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推广到政治原则。孟子所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就是描绘了整个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推广到政治原则的过程,也是以性善论来论证实施“仁政”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仁政”学说体现了孟子坚持儒家以德治国,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政治主张,这一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仁政”学说的立足点是“制民之产”,即给予并保证老百姓拥有固定财产,孟子称为“恒产”。老百姓有了“恒产”,就可以“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粱惠王上》),对老百姓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接受、支持、拥护,从而统一天下。为了保证“制民之产”,在制度上孟子主张“井田制”。孟子提出:“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必须从保障“制民之产”开始。

“仁政”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民为贵”,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即是说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权力是次要的,国君最轻。孟子猛烈地抨击那些不管人民死活的统治者,告诫统治者要与百姓同忧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在整个专制社会,曾经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是极其难得的思想。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对于如何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孟子主张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霸”道即以力服人,“仁”道则以德服人。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以德服人即可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就是说老百姓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就要帮助他们聚集起来,老百姓所厌恶的东西,就不要施加给他们,这便是得民心的道理。

做到这一点:“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对后世帝王有过积极的劝诫与影响,给广大黎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标题: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7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