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齐百家之语、集古圣之大成的中庸思想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他面对“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动乱,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学说,企图通过施行仁爱、达到化解各种矛盾的目的,以重建政治社会秩序,是十分困难的。因而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思想,以齐百家之语,集古圣之大成。
“中庸”的思想,最早见于《礼记•中庸》。《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即中正、不偏不倚;“和”即和谐、和洽。与“中庸”相关的概念有中和、中道等,都表述了中庸的思维模式。
所谓“中庸”就是“允执厥中”(《论语•尧日》)、不偏不倚,“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即在矛盾对立的现实之中,尽量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以期实现矛盾双方的“中和”,从而符合“仁”的思想。
中庸思想注重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协调、平衡矛盾的两方面,力求不偏执、不过激。中庸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均衡性、适度性。看待或处理事物不偏邪、不越位,无过无不及,处于适度,也就是中和的现实。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认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过”与“不及”都没有把握好事物的度。孔子把这一方法论原则运用在他思想的多个方面,如对人性的看法是既非恶也非善,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对鬼神的存在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治国措施上,他主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在人的认识能力上,既承认有“生而知之”,更提倡“学而知之”。
中庸思想反映在人的德行品质方面被称作“中庸之德”。孔子是把“中庸之德”作为最高的德行修养来看待。“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希望人们对待任何问题都把握执中、适度的原则。他在评价子张和子夏时,认为子张“过”而子夏“不及”,二人都不具备中庸之德。孔子在对比分析狂者与狷者时,也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都没有做到“中庸”。
不仅如此,孔子还把是否“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提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倍加推崇的中庸之德,须臾不可离开“仁”。在孔子看来,失去了以“仁”为灵魂的“执中”,容易是非不分。真正做到“中庸”,需要极其深厚的生命修养。“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