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天津渔家的“跑火把”习俗
老世年间,天津的渔人们在大年三十子夜时分,把用绳捆好的芦苇把子点着,由两个人扛着先跑遍各庙,而后再跑到河沿,绕着自家的渔船跑。这就是跑火把。谁跑得最快,跑的路最远,谁就最吉祥。
火把的数目是根据自家船只的多少来确定的,一艘船点燃两支火把,火把数恰是船只数的两倍。成千近万的火把一齐出动,把渔乡的除夕夜照得如同白昼。火把由铜锣开道,火把在后面紧紧尾随。各路火把窜街越巷,其景如龙腾蛇舞,热闹十分。
跑火把时,前有铜锣开道,神旗和纱灯引路。夜幕中,渔民们聚集在一起,一边敲打着铜锣,一边尽情地欢呼;千万支火把如龙腾蛇舞,走街串巷,此没彼出。
跑火把时,有的人为了转运,面对迎面而来的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仅不躲闪,反而故意冲撞火把,引火烧身,甚至脸上、身上被烧伤也心甘情愿。
跑火把时,各寺庙门前红灯高悬,大门敞开。船主人一一到各寺庙拜香,最后来到自家船停泊的地方,绕着船高声呐喊:“大将军(大桅)八面威风”,“二将军(二桅)开路先锋”,“船头压浪”,“船后生风”等吉祥话。当火把在敲打着的锣声中燃尽的时候,围观的孩子们便抢着跑到船主家去“起驳”。
“起驳”的意思是说,经过这番忙碌,船主家已经鱼虾满舱,装不了了,需要别人取点儿走,以显示船家的富有。船主家则高兴地将点心、花生、栗子、柿饼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兜着果品,喊着“一网打金,二网打银,三网打个聚宝盆”之类的吉利话,喜气洋洋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