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义利并重的生命观
春秋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天命论、宿命论的观点,那时的人们相信福寿、贵贱、贫富是由上天安排的,人力无法改变,只能通过占卜知晓天意而按其行事或通过祭祀取悦上天以求赐福于人。
然而,墨家力排众议,“明天志”但“非天命”,对当时预定论的天命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墨家也讲敬畏天,但认为“天”不是世间万物、人事祸福的主宰者,而是一个判断是非、赏善罚恶的监督者。天不能决定人的命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人也不必听命于天,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凭借的是自己的“强”与“力”,“强”指奋发图强,“力”为努力劳作,“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寒”,“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家认为,命运的好坏除了需要强力之外,还必须以“义”为其做合理性辩护。“万事莫贵于义”,“义”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与“明天志”一脉相承。“天志”表现在人间就是“义”,求利而思义,人的强力必须限制在“义”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追求幸福的方式必须避免伤害到“义”。一旦丧失“义”的标准和尺度,强力就会导向幸福的反面。“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通过“明天志”,“非天命”,“强”,“力”及“义”等概念,墨家完整地阐述了对于生命命运的相关观点:命运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义力行事,人们只要贵义而重力行,即努力劳动并持之以恒地践行道德行为就可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