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所宣扬的哲学观点
《庄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是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庄周(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生于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当时属于宋国),曾为蒙地的漆园吏。
庄子继承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万物本源,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世称"老庄哲学",但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种泯灭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贵贱差别,幻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却成为一种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生命观,最终走向宗教宿命论。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后人以《逍遥游》至《应帝王》七篇为内篇;《骈拇》至《知北游》十五篇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十一篇为杂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己所作,其余则为庄子门人及后学者所作。
《庄子》中含有深刻的辩证思想。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尽管其出发点固然可以商讨,但其思想的辩证观点却是显而易见的。
《庄子》也是一部文学特色十分鲜明的哲学著作。作为一家之言,在思想上,尤其在艺术上,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著名文人,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等,无不在思想和艺术上受到庄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