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要注意哪三点?
1.养精
《类经》中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生命存在与否的关键所在;后天之精为水谷所化,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如果精受到损害,则会导致身体疲惫、气血虚衰、外邪入侵,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养生不可忽略养精。五脏为藏精化气之处,因此,要养精,需要调养五脏,保证精旺盛,常见的养生方法有起居养生、调摄七情等;节欲也是养精的一个重要方式,房事虽然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但过犹不及,不可过于沉迷其中,纵欲过度,必然伤精。
2.养气
气的种类很多,包括元气、卫气、宗气等,元气是人的生命根基,如果元气充足,则人体富有生命力、气机运行顺畅}卫气能够抵御外邪,预防疾病的发生;宗气是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的合成体,它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养气就是养元气、卫气、宗气等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由此可见,顺四时变化养生可以养元气;《类经•摄生类》曰:“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调息可以调畅气机,使得气血运行通畅;另外,调节饮食可以调养脾胃,使得水谷充足,有利于气旺盛。
《黄帝内经》说到“五十营”,什么是五十营呢?营,就是周的意思,一营就是一周。五十营就是五十周,指人气昼夜运行五十周。
人气指的是人的经气,具体指营卫之气。人气的循行与天体日、月运行息息相关,所以人的摄生一定要按五十营的阴阳气化消长规律进行。
古人强调的五十营,是一种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形式,要求把呼吸节奏掌握在二百七十息……经过换算相当于一呼一吸6.4秒,这样才是人体经气与自然界阴阳气化相应的最佳节奏,这就是“五十营”摄生的精髓所在。
根据“五十营”养生之道,今人必须尽量减慢呼吸节奏以使之与天地同步。即在快节奏工作的8小时之余,应尽量减慢节奏,可以通过静坐、午休、散步和下棋、绘画、听音乐等活动进行调整。因为呼吸节奏的减慢意味着血流速度的减慢、心脏负荷的减轻以及物质耗氧的减少,从而使寿命延长,这就是《灵枢•五十营》中“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的奥秘所在。
3.养病
“人食五谷,安能无病?”病症与养生是永恒对立而相互存在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病。养生也就是在防病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养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养病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医的主导思想是防病先于治病。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并具体比喻道:“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从哲学上来讲,说明了孙思邈也赞同抱朴子的如下观点;主张从整体哲学的角度,研究人的养生问题。实质上,也是从矛盾统一体的角度研究关于人的养生问题。这一哲学思想,把养生的个人,看成了是与整个社会及自然相联系的整体中的个人,而把“一人之身”的自身,又看成了是一个其内部相互关联的整体。“养心、养性、养病”也构成了养生的整体关联。而养病之中,也包含了防病、治病之疾,提高肌体免疫力以及病中、病后的诸多护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