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伤身,制怒为首-制怒的有效办法

国学传统文化

愤怒伤身,制怒为首-制怒的有效办法

仙武寻梦围观:℉更新时间:12-03 11:44

愤怒伤身,制怒为首-制怒的有效办法

生气,是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不一致,以致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人有七情六欲,碰到烦心、恼人的事,会生气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不管遇到什么矛盾、问题,生气上火、怨声载道,甚至破口大骂,那都无济于事!

生气、发怒,无论从人体养生还是从社会伦理上讲,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由于怒气会使“血气耗,肝火旺”,于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正所谓“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就是被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三气周瑜”给活活气死的;蜀国的猛将张飞,怒打裁衣工,招致杀身之命;蜀国的君主刘备急于报仇,气怒之下东征伐吴,引得“火烧连营七百里”,葬送了自己和蜀国的大好命运。

在历史上,由于切齿怒目而留下千古遗恨的故事还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盛怒之下而铸成大错的也不少。有的不仅由于“怒伤肝”而患病,甚至还会促使原有病情恶化而导致丧生。

青岛有位王师傅,患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退休后总是焦躁不安。有一天,因为他儿子打了孙子一巴掌,他就冲着儿子发火,结果“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家人见他面色紫红,呼吸不畅,唤之不应,急送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脑溢血病,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因此,老年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制怒。

制怒的有效办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以下4种,它们分别是:

(1)以“理”制“怒”。遇到生气的事,首先要想到“怒者狼藉乐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用理智去防止感情上的冲动,使心理平衡下来,保持心平气和的现实。

(2)以“耐”养“性”。只要有了豁达的胸怀和高深的涵养,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都可忍耐得住并冷静下来。

(3)权衡利弊。遇事时要自己提醒自己,虽然“事值可怒”,但应当比较一下“事与身孰重”,这样强迫自己停止发怒。

(4)发泄法。当怒气已经冲天,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可以开诚布公地表述清楚,或找至亲好友谈心,把它发泄出来,话说出来了,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学会了以上几种方法,“制怒”就易办多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善于制怒的一个典范。当他发现海关参与贩卖鸦片活动时,愤怒之极,一巴掌便将桌上的茶杯打得粉碎。可是,当他回头看到墙上挂的“制怒”二字时,便竭力克制情绪冲动,并把打烂的茶杯碎片都清理了。林则徐禁烟尚且懂得制怒,更何况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的琐碎小事呢?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别人犯了错,却惩罚自己,实在是不划算。我国民间流传有一首《消气歌》,写道:

标签:历史

标题:愤怒伤身,制怒为首-制怒的有效办法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6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