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家园林的三山五园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郊的清朝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包括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五座大型皇家园林,是从清康熙至乾隆时期陆续修建起来的。
自辽、金以后,北京西郊即为景色名胜之区,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景观。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乾隆时大规模整治西山水系,包括建立涵闸,疏通玉河及长河,开通玉泉山诸泉眼,建立养水湖及高水湖,扩大西湖(后改称昆明湖),联通圆明园水系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河湖水系的改善为进一步开拓西郊景色园林建设打下基础。
从乾隆三年至四十年(1738—1775)的38年间,清统治者新建或扩建了静宜园、圆明园、静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漪园等一系列园林。西郊宫苑基本连成一片,中间以长河及玉河相互串通,并将沿途的农田、村舍纳入园林观赏范围之内。帝王乘御舟游弋在河湖行宫之间,除领略园林的人工美景,也将农家生活纳入画框之中,园内、园外混为一体。
关于三山五园的具体所指,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
第二种说法认为,五园的范围不包括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而是另指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者合称圆明园)和畅春园、西花园(两者合称畅春园)这五座园林,因此“三山五园”实际上包括八座园林。
第三种说法则将畅春园排除在外,认为圆明三园及圆明园附属的另外两座园林——春和苑(又名春熙院,乾隆后期至嘉庆朝陆续拆分为淑春园(漱春园)、鸣鹤园、朗润园、镜春园,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和熙春园(咸丰朝拆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在今清华大学校园内)才是“五园”,这种说法的理由是五园及三山都是供皇帝游幸的,而畅春园为皇太后居住的园林,不应包括在内。
此外,在“三山五园”之间尚穿插了贵族大臣赐园二十余座,更充实了这片规模巨大的景色园林区。由于地形各异,故各园皆有特异的园林形态,有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也有天然山地园,基本汇集了传统园林的各类创作及各种园林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