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究竞何时开始产生的
我国民间以粥作为主食,由来已久。那么,粥究竞何时开始呢?从考古学的角度推测,恐怕最早也得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因为首先的条件是人类把农业作为一种主要生产部门,常年种粮食,才有可能煮出各种粮食的粥。
此外,还需要发明陶器,方说得上放粮放水在火上煮。而陶器则是在离现在六七千年以前才发明的。比如西安的半坡,就发现了彩陶,其中有一种口罐,可能就是那时煮粥等用的炊具。
有一本古书《汲冢周书》说:“黄帝始烹谷为粥,”把粥的发明,归之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黄帝是传说中原始社会晚期时候的人,这个估计大概晚了一些。人们食粥,肯定比黄帝时候要早。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考证:“粥字象米在釜中,相属之形。”意思就是说“粥”这个字的来历,是在火中煮米的象形。所以也可以说陶器(最早的釜应为陶制的釜)与粥同运而生。
粥,是老幼咸宜,贵贱皆可食用的食物。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困难时,暂住在一个农家,他也曾写过一首诗,谈到他在房东家食粥的事:“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趿拉着鞋子)君家去”。这都是困难时候喝粥的例子。
但是富贵人家也常吃粥。《晋书》记载,西晋两个大官僚地主石崇与王恺比富,石崇为显示自已比别人更有钱,凡家中来客,他立刻可以命厨师端上豆粥来招待,王恺觉得纳闷,豆子那么不容易煮烂,石崇为什么偏偏“咄嗟便办(到)”呢?他偷偷派人去探问,人家告诉他,石家早早预备下熟豆沙,客人来时只要煮一煮白粥,掺上豆沙即行。这种豆粥,一定是很讲究的,不是一般穷人家吃的粥。
南宋人洪迈在一本专讲养生之道的书《遵生八笺》中,曾一气列举了三十七种不同口味的粥。其中甜粥包括莲子粥、百合粥、甘蔗粥、梅子粥、牛乳粥,咸粥包括猪肾粥、羊肉粥、鹿肾粥、肉米粥等。还有专门以补药熬的粥,如茯苓粥、地黄粥、枸杞粥。
最名贵的是所谓“仙人粥”,是用名贵药材大何首鸟在特制的砂罐中熬成的粥。
上述这些粥,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吃得起的,但说明了我国古代食物花样之丰富。各种豆粥、药粥和肉粥,还具有各不相同的医疗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将四十多种不同的粥列为治病的药方,如绿豆粥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莲子粥可以“健脾胃,止浅痢”,栗子粥可以“补肾气,益腰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