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特点
中国属于东半球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的,距今只有3500 3600年的历史,比埃及、巴比伦和印度都晚一些,但是其文明却一直没有中断,延续至今。这可以说是个奇迹。这种现象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试图探索其渊源。这里,我想从地理学的角度作点分析。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也就是从环境条件结合文明起源和发展分析地理环境的作用。中国气候条件明显的地理特征是北方少雨、干旱,南方多雨而潮湿。在地形上是西高东低,黄河、淮河与海河形成的冲积平原联成一体,形成北方的大平原,南方则是丘陵、盆地。
从农业发展条件来说,北方适宜旱作,南方则适宜水田的湿生作物。结果,北方以小米为主,即所谓的粟,南方就发展了水稻。
从农业作物的情况来说,粟是一年生的作物,性耐旱。只要春季出了苗,就可以保证秋季有一定的收成。因为中国北方的气候是降雨集中于夏天,冬、春干旱。这对一年生作物十分有利,其生长的旺季,正是温度高、雨水多的夏天,不用灌溉,只要风调雨顺就可以获得丰收。靠天下雨,不用灌溉的土地,不需绝对平整,也不受有无水源可以利用的限制,耕作较为方便。
在南方,雨量多得超过旱作需要,特别是旱作的农作物秋季要少雨便于作物成熟稳重,可是南方秋季雨水却要比北方多。这样,旱作的粟限于北方,长江流域的南方多雨,只能种喜湿的水稻。水稻要维持适当的水分,故土地要绝对的平整,其水量要适当,水多了就需要把多余的水排出去,水少时就要设法寻求水源增加田中的水以防止干旱。这样,种水稻对土地与水源要求比较高。
另外,种水稻的田中杂草很多,不及时清除,就与水稻争水争肥,影响水稻的生长与产量。消除水稻田中杂草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水稻的移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插秧。插秧把田中已生长的杂草可以消灭光,插秧后,秧长得快,很快就把水稻田全覆盖了,新生的杂草长得慢,在秧的遮蔽下,就会缺阳光而死去。所以,水稻耕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也比旱作高。
从上述的南、北方的环境条件、农作物特点、耕作技术的比较来看,北方耕作简便,南方耕作复杂。所以,在早期,北方的粟需要的劳动量少于南方水稻,而且产量按单位计算也高于南方的水稻。只有在唐代时开始,南方水稻中插秧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南方的水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北方旱作的粟。这也就说明,为什么在早期作为中国文明重要标志的王朝首先出现在北方。
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的北方,即以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从关中到安阳、洛阳、商丘三角地区)为中心的地区,是北方旱作物粟的高产地区。该地区的农业高产亦成为中国黄河文明形成的经济基础。这个条件与其他文明起源所需的环境条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