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庙会文化的古曲新韵
庙会文化,这种具有千年唯美古风的民族传统,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不但没有消声匿迹,反而日益光彩焕发,以其浓郁的民族传统风韵,成为当代京城最具魅力的景色线之一。
自1984年首届龙潭湖庙会之后,这种颇具传统韵味的大型民俗活动,如雨后春笋,在京城各区蓬勃兴起。
1986年春,东城区园林局主办的第一届地坛文化庙会拉开帷幕。
1987年春,两城区文化文物局隆重推出首届白云观民俗迎春庙会。
随着腾飞的经济,盛世催动社会民俗文化的繁荣。京城逐渐形成东有地坛,西有白云观,北有大钟寺,南有龙潭的四大文化庙会。节庆期间,数百万京城市民兴致勃勃地赶庙会,流连忘返。庙会成为京城百姓最喜爱的去处。
庙会原本是以寺庙为依托,宗教祭祀与社会群体活动相结合的聚会。但当代京城庙会最繁盛的地点龙潭湖与地坛,历史上并非民众性庙会的聚集场所。如今这两座地域开阔的民众公园,以文化庙会为旗帜,开创出现代社会大规模群体活动的新模式。
龙潭庙会开创当代京城庙会活动之先河,自然成为当前最具规模的庙会。它的主办者阵容在京城首屈一指,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北京市文物局、崇文区文化文物局联合举办。
“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始于第三届龙潭庙会。该项大赛集全国优秀民间花会之精华,汇异域异乡民俗风情于一体,成为历届龙潭庙会的保留节目。1996年春节时,十省市近百支花会队伍应邀云集湖畔,竞技献艺。青海藏族的“吉祥的哈达”、贵州布依族的“黄果树土风舞”、浙江的“海边渔鼓”等,为京城舞台增添新枝。特别是日本的“羽岛太鼓”首次在我国庙会舞台上登台表演,令京城百姓耳目一新。1997年,应邀参赛的百支花会队伍中,首次登台京城的花会有,沈阳老年秧歌队的“秧歌百寿图”、长春的朝鲜族舞蹈“村女打糕”等。来自山西吕梁地区的“中华龙鼓”推陈出新,将翻江倒海的巨龙和惊天动地的锣鼓融为一体,通过“堀起、奋进、腾飞”的龙舞段落,营造出聚则舞龙、回旋飞腾,散则击鼓、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壮美的精神。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组委会特邀香港民间花会前来表演“金狮银狮”,共庆团圆。
每逢龙潭庙会期间,国家体委派国手开设文武擂台。文台上,“棋类大世界”吸引众多棋迷。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等,均有国手出台与游人对弈。武台上,中国男女柔道队、中国摔跤队、中国“跆拳道”队等登台表演,同时接受观众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