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的由来 以邻为壑的意思
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在和孟子谈话时,自我吹嘘说:“大禹有什么不得了,他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才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花了很多力气疏浚湖泊,才使湖泊能蓄能灌。如果是我,我只要挖一条河,把水引向别国不就得了。”孟子驳斥他说:“你说的不对。大禹治水是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于己有利,于人无害。而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坑,让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于已有利,于人却有害。怎样能与大禹的相比呢?”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来历。(壑:山沟,以邻为壑就是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白圭的错,错在他只顾自己,完全不理解,因而也不管别人的死活;孟子之所以为亚圣,是他将心比心地理解别人,做事考虑别人,绝不为了自己而嫁祸于人。
有人对人际交往中“你最害怕什么”对高中学生作过一个心理调查,很多人都填“被人误会。”,“被人误会”实际上就是不被人理解。由此可见,人们是多么渴望被理解。
理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孔夫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中国人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在对待别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理解和体谅别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推己及人的基础上,孔夫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后来演化为成语“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这两个成语。通俗地说,“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就是自己要成功就要先帮助别人成功,自己要发达就要先让别人发达。这是十分博大的胸怀!这和马克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观点是十分一致的。
“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知识分子长期恪守的道德标准,“知己者”就是理解自己的人,可见,人们是何等地期望理解
唐朝的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唐代宗把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唐代宗和郭子仪既是君臣,又是顶头亲家。有一天,小两口发生口角,气头上的郭暖对公主说:“你以为你爹老倌是皇帝就想欺负我吗?告诉你,你家的天下是我爹给打下的。”这可是大逆不道呀!是要杀头的。公主听后十分气愤,回官向父亲诉说。唐代宗听了女儿的话,笑了笑,安慰了女儿一番后,就劝她赶快回丈夫家。郭子仪听说儿子出言不逊,得罪了公主,就把郭暧五花大绑,立即入宫请罪。唐代宗见了郭子仪后笑呵呵地说:“亲家翁呀,你没听说过‘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吗?孩子们吵架时说的话,我们做长辈的怎能当真呢?”郭子仪见皇上通情达理,感到十分高兴,更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