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的意思是什么

国学传统文化

流言蜚语的意思是什么

幻恋学院围观:℉更新时间:12-01 21:37

流言蜚语的意思是什么

“流言蜚语”这个成语其实是由“流言”和“蜚语”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联合组成的。那么,流言蜚语的意思是什么呢?

何谓“流言”?南宋著名的学者蔡沈先生的定义是“流言,无根之言,如水之流自彼而至此。”这种解释是客气的,只是强调其“无根”,即没有根据,没有说其危害。而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注解《资治通鉴》时,把流言定义为“放言于外以诬人日流言”,把流言的形成“放言于外”和作用“诬人”都揭示出来了。

何谓“蜚语”?“蜚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蜚”是一种小草虫,虫子是渺小的,它们的话更是没有价值的。后人把“流言”和“蜚语”合并,得到了成语“流言蜚语”,意思是毫无根据,没有价值的话。通常是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小道消息”和“谣言”都是流言,只不过两者的动机和危害程度不同而已:“小道消息”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在传播时失真,一般没有多少恶意,因此叫“传播”。“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一般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人为地“造”出来的,是有目的的,这目的通常又是见不得人的,至少是不光明正大的,是抬不到桌面上的,因此叫“造谣”。如果“小道消息”和“谣言”传播开来,就都会形成流言。

流言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和事实不符,甚至是无中生有。美国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等曾对流言的发生与传播内容进行过实验研究,发现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讹传讹,直至面目全非。这就是俗话说的:“话经三张嘴,长虫(蛇)也长腿”。

由于流言以讹传讹,所以《吕氏春秋•察传》说:“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獾,獾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听到别人的话不能不审察,经过几次相传,白的就成了黑的,黑的就成了白的。虽然狗似獾,獾似猕猴,猕猴似人,但不能说人像狗,人和狗的差别已经很远了。

二是传播速度快。管理心理学中有一个“蟑螂效应”:20个世纪,德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杀死人人讨厌的蟑螂的药物。蟑螂吃了这种药物后,药物的毒性将会遍布蟑螂的整个躯体,而蟑螂有一个特性:会吃死掉的同伴的躯体,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蟑螂之间相互传染,很快全部死亡。

由于流言传播中存在“蟑螂效应”,因此,传播速度特别快,往往出现若干个不同的版本,叫人摸不着头脑,将信将疑。而正是这让人将信将疑,使得流言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标签:成语

标题:流言蜚语的意思是什么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6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