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春晓孟浩然诗句欣赏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情感。是一首几乎无人不晓的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的言语近白描,均是人人感知得到的春天景象,又朗朗上口,易记背诵,因此凡有家庭教孩童学诗词者,大都从这首《春晓》开始,而且受到孩童的欢迎与喜爱,有的孩子仅读几遍,便学着大人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诚然,处于童蒙时代的孩子是从自己感知的角度来领会这首诗的。
诗人写这首诗自是另有深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眠醒来听到处处鸟啼,还是处处鸟啼吵醒了诗人春眠,或两者兼容相联,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一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见诗人夜来并未好眠,听着一阵阵风雨声,担心着花的凋零,待到醒来,还记挂着“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题为“春晓”,从字面上解应是春眠醒来,但或许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看过《三国演义》的大概都记得刘备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吟的那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之“大梦”自是指当时群雄争霸以及治国平天下之大计,孟浩然如果看到过这首诗,那么他的“春晓”是否也有一种“梦醒”之含义:从风声雨声花开花落,醒悟出生命与自然相似,因而标题为“春晓”。
当然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诸葛亮根本没有吟过那首诗,系《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根据小说内容需要而代拟,如果那样,则也有可能是罗贯中从孟浩然《春晓》得到启示,为诸葛亮代拟出“大梦谁先觉”这样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