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

国学传统文化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

龙动九天围观:℉更新时间:12-01 19:01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

1998年6月2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二期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上,江泽民作了《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成都的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果断决策。”

这副对联位于成都武侯祠内,为清朝人赵藩书写,其上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1902年11月,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游览武侯祠,有感于诸葛亮治军理政的成绩,又想到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备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情况,遂书写此联。他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又肯定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在治理蜀地乃至国家时,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期,是我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留念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法治实践家。

史书记载,建蜀之初,诸葛亮受刘备之命,会同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共造《蜀科》、推行法治。所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由此得到百姓拥戴。著名史家陈寿记载,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用心平而劝诫明”,“用心平”就是公平,“劝诫明”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正由于诸葛亮用法严厉,才造就了三国中治安最好的一个地方政权。

标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6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