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新的艺术形式--杂剧
杂剧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稳重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因发展衍变的地域、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
杂剧的名称在晚唐时已经出现。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勾栏、瓦肆,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平台。宋代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当时,杂剧常在宫廷中演出,虽穿插于诸般伎艺之中,但已具有独立演出的性质。在民间的戏台上,杂剧经常上演。到了南宋,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杂剧又盛行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并在诸般伎艺中居于首要地位。
当时,在北方与宋对峙的金有院本(行院所用剧本)流行。金院本与宋杂剧在体裁、演出形式、角色分工等方面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的曲调(曲牌)方面。
元初至元到大德年间(1279年~1307年),元杂剧的发展到达了巅峰,大都以及各地的杂剧演出十分活跃,作家、名角辈出。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作品。元代末,由于统治黑暗,经济衰微,北方重灾,更由于科举恢复,文人转趋仕途,以及南方传奇兴起等原因,元杂剧开始走向衰落。
到了明代初,杂剧进一步宫廷化,南杂剧兴起,其中虽不乏优秀的作品(如徐渭的《四声猿》等),但杂剧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折”相当于一场戏,在一折中,场景可以变换。“楔子”通常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间作为过渡的。“楔子”是四折一本杂剧的重要补充部分。除了上述外,个别杂剧亦有分为五折一本的,如《赵氏孤儿》。折子数有例外,本子数也有例外:通常一本为一剧,而《西厢记》则有五本。
在内容方面,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在角色分配上,一般有四类:旦(女性角色)、末(男性角色)、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每类还有更细致的划分。通常正旦或正末扮演杂剧的主角,故剧本又有旦本、末本之分。
今天,杂剧演唱的原貌已不复见,人们只能从历史记载、曲谱、昆曲中的北曲以及戏曲文物中了解其大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