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晋剧的发展历程
由于元杂剧是以北方音乐曲调为基础的,一旦脱离开它赖以生存的中原土壤,很快就走向了衰落,杂剧在元末明初处于低潮。然而,艺术的源泉是不会枯竭的,山西戏曲之乡到了明中叶以后,戏曲演出又空前繁盛,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重要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属于梆子腔系统的四大梆子,即蒲州梆子(蒲剧)、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中路梆子因其形成和主要活动范围在山西中部地区而得名。后流布地区遍及全省,职业剧团多,影响也较大,故又称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中路梆子,是在蒲州梆子北上流传到晋中之后,与当地的祁太秧歌、民间曲调、说唱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在它形成初期,曾以蒲籍演员为主,由蒲籍演员来培训徒弟,后来在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融合了民间固有艺术,在语音、唱腔、表演方面均发生变化,成为独具风格的戏曲艺术。
根据徐沟县孟封乡尧城村奶奶庙戏台上保留的题壁:“同治十二年,四月初八、初九、初十日,祁邑上聚梨园到此一乐”,可以推断,中路梆子在同治年间(1862-1874年)已进入发展时期。因为祁县的上、下聚梨园是驰名晋中的中路梆子字号班,它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清徐乡村演出,为这里戏曲演出情况作了佐证。那么,中路梆子的形成不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
清同治以后晋中地区的祁县、太谷、平遥商业兴盛,钱庄票号林立,经济繁荣,给中路梆子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随着交通的发达和旅外商人的增多,中路梆子逐渐向河北、内蒙、陕西、甘肃等地扩展,如张家口为当时商业重镇,人口密集,贸易兴隆,据载,当时大部分商业均操在山西人之手,因此中路梆子得以占据娱乐事业的第一位,至今仍为当地主要戏曲剧种。一些文人也参与戏曲创作与研究,在太原成立了书会组织——聚文会,还有一些业余爱好者举行闹票、打坐场等演唱活动,都促进了中路梆子的成熟稳重。
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民国十年(1921年),是中路梆子走向成熟稳重的时期。本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路梆子达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丁果仙(果子红)、张宝魁(筱吉仙)为代表的一代名演员,把中路梆子演唱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根据地先后组建了七月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为宣传群众起了积极作用。解放后对中路梆子又进一步改革提高,出现了《打金枝》等颇受群众欢迎的剧目,
中路梆子在艺术上,既保留了蒲州、北路两梆子慷慨激昂的特色,又具有婉转细腻的风格,音乐丰富,板式变化较多,既适宜表现雄壮磅礴的场面,也适宜演出风趣活泼的情节。其角色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花脸“三大门”与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各门角色都有专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