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的产生与兴衰过程
二人台原名“蹦蹦”。其前身是产生于张北县的“小曲”,后发展成为既是歌舞,又是小戏,有独立曲牌的艺术形式,因只有二人表演,故名二人台。因其流行地区、语音及表演风格的差异,形成东西两路,张家口二人台即属东路。
清朝时期,今河北坝上地区成为山西、河北汉族移民与蒙古族杂居地区。该地夏短冬长,农历十月便大雪封路。人们无事可做,便相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各显其能,使张北小曲得以发展,渐成规模。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张北出现第一个业余小曲班。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北第三代小曲艺人吕宝善(艺名“大仙花”)和丁五子、杨宝(艺名“万人迷”)组成张北第一个半职业小曲班。他们白天在大街上踩着高跷表演,入夜则到大车店或大户人家院内点上旺火,观者围坐,表演者在场中唱小曲、数板、演奏乐器曲牌,逐渐形成一丑一旦的表演形式。20世纪30年代,半职业艺人进入张家口的街头、茶馆、酒楼演唱,艺术形式已趋于完整,突出了唱与舞,人们始称其为“蹦蹦”。内容上也出现了一批故事情节较完整的剧目,如《卖菜》、《回关南》,以后又有《打金钱》、《打秋千》、《打樱桃》和《挂花灯》等,经加工整理,合称“三打一挂”,成为二人台的看家剧目。
二人台在坝上严寒环境下演出,形成了舞蹈节奏紧凑的特点,表现男女恋爱的节目更具欢快、热烈的气氛。其舞蹈刚多于柔,动多于静,动作见棱角,舞台动作幅度大,整场演出给人以火辣辣、脆生生之美感。
鞭、扇、绢、绸是二人台表演的重要道具。鞭,即金钱鞭,男角(丑)的专用舞具。打法分上、中、下二路,上打双肩、手、臂、背,中打腰围,下打腿、脚和地。有的还用脚踢,有“漫头花”、“挽花”、“滚背”、“缠腰”等打法。打法上既强调灵巧风趣,又要有一股塞北人的梗劲。如将鞭触及身体时,稍触即离,仿佛身体把鞭子弹开一样。扇、绢,是女角(旦)的专用舞具。扇有“开扇”、“推扇”、“抖扇”等舞法,扇花极多。绢即八角巾,是两个软手绢缝在一起,成为八个角的硬手绢,有扔、转、接、耍等技巧,是在耍盘子和软手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时,二人台有舞麻纸条的技法。麻纸条宽9厘米,长约9米。舞法一般较简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麻纸条改为红绸条,男的配合舞动时不断变换舞法,女的则在绸条中走、跳、蹦、翻,特别是将八角巾抛出后从绸花的圆圈中穿过,再将八角巾接住的动作,成为绝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