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滩簧的起源与发展
兰溪滩簧属南词滩簧,是浙江古老的曲艺形式。据说,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县衙官差为了休闲自娱,将滩簧曲调传人兰溪,后逐渐流传于社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兰溪城区成立了滩簧班社“余庆社”,后易名为“群乐会”“咏春会”,兰溪滩簧成为“余庆社”坐唱的主要曲调。抗日战争时期,兰溪滩簧因广泛流传于兰溪民间而进入辉煌期。
现在,兰溪滩簧坐唱形式已经失传,而主要以说唱形式进行表演。兰溪滩簧文辞典雅,唱时讲究字清腔纯。其坐唱班亦以自命风雅者为多,唱奏者多穿长衫,举止文雅,素有“滩簧先生”之称。
滩簧出自民间,文人记之,唯据音近,故有“滩簧”“弹簧”等不同记载。因它产生于太湖流域,故习称“滩簧”。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的《霓裳续谱》已有“南词弹黄调“滩黄调”之称。
滩簧有两种,一种是“前滩”。道光以后,昆曲由盛转衰,滩簧继起,以坐唱形式移植演唱《缀白裘》(新集)中收录的昆曲折子戏。每折分为四五回书。沿用昆曲声腔,如[点绛唇](醉花阴][满江红][风人松][山坡羊]等,或取上半,或抽中段,或截下部,唱腔有繁有简,有时按不同角色变化曲调唱腔。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如弹词,拖腔又如昆曲,是一种将昆曲通俗化的唱法。这一类移植昆曲的曲目,称为前滩,即南词滩簧。南词滩簧是一种坐唱曲艺,即由若干唱奏者各执丝弦乐器,分以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不加装扮,按规定席次说唱戏文。
一种是“后滩”。它以汉族民歌小调演唱,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中以滑稽风趣见长的曲目,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花鼓滩簧”的称呼。因后滩采用“起平落”的唱调,而这一唱调又源于“唱新闻”的“串客”,为了避免与《打花鼓》之类的混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书为“唱说滩簧”。
“南词滩簧”与“唱说滩簧”同中有异。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流行于江南吴语地域,故事主题类似,多以伦理关系、男女情事等为主题。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音乐结构和艺术表现上。“南词滩簧”采用“上下句一联”的结构,上句可用韵也可不用,下旬必须用韵,合为一联,反复使用,两韵以上构成一个唱段。除基本调外,“南词滩簧”还有一个“弦索调”,类似高腔,组成前后两个不同调性的音列。“唱说滩簧”以基本调、流水为一组,以“起平落”为基本音乐结构。
2005年,兰溪滩簧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兰溪滩簧又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兰溪滩簧走上了保护传承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