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简介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合历史文献。
《尚书》原名叫作《书》,因它是记载上古之事的,而“尚”在古代和“上”是同义通用字,故名之为《尚书》;又因它是儒家經典之一,故又称为《书经》。
《尚书》涉及的年代,起自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迄至春秋前期的秦穆公时代,为时约一千四百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
《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著作。文献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和军队的誓师词,还有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提议和规劝,小部分是远古时代的传说。
《尚书》的文体分为“典”(即經典)、“谟”(即谋议)、“训”(即教训)、“浩”(即告谕)、“誓”(即誓师词)、“命”(即命令)六种。
《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定,历来说法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成于一时,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最后成书。
《尚书》本身有过一段离奇曲折的经历。曾任秦博士的伏生(也叫伏胜),在汉文帝时向晁错传授《尚书》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拆孔子旧宅,从墙壁里发现用蝌蚪文字(先秦的一种古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
以后,《古文尚书》散夫了。晋代,有人向朝廷献上一部据说是孔子的后裔、西汉人孔安国作注解的《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另有书序一篇),但经后代许多学者的考证,认为是伪作,故称《伪古文尚书》。现今通行的《尚书》,共五十八篇及书序一篇,不算二十五篇伪作和书序,还余三十三篇,经过合并,成为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是目前学术界认为比较可靠的材料。
《尚书》保存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一些珍贵资料,在中国的历史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先秦历史的人来说,它更是一部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