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质
一则风趣说:一幢杂居着各种民族的大楼在失火后,犹太人首先背出了钱袋,法人立即抢救恋人,中国人则奋不顾身地到处寻找老母。
这则风趣形象地把隐藏在每个人心灵世界中的那种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质渲染出来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淮河以南能结出又大又甜果实的柑树,移载到淮河以北后只能结出又小又酸的枳。作为人文地理秘密塑造的闪光溢彩的形象,历史名人从来就不外在于人文地理的母胎。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名人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人文地理这个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名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历史名人恰恰是一定区域的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精神最大标记”的一种充分体现,同时它也进一步地修补和深化了人文环境的外部功能。
十九世纪末年,泰纳•勃兰克斯等风头强劲的文化历史学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三个要素,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种族因素,他们断言种族因素中的天赋、情欲、本能、直观是决定民族文化特征的“永恒冲动”。
本世纪前期佛洛伊德的高足奥地利大心理学家莱格一生都在强调“集体无意识”的巨大影响力。在他看来每个人一生的行为都受到背后一只无形大手的控制,这支大手就是长期以来积淀在传统中具有文化同构特征的综合价值观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齐鲁文化为例,尽管如刘禹锡所说齐鲁人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邹人东近沂泗,多质实;南近滕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但从总的角度看来齐东人留给人的印象是壮实英伟、淳朴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情心,潜含着英雄主义的阳刚豪洒之气。在今天,齐鲁人被认为是保留中国北方传统风尚最多的群落,提到北方人人们最先想到首先是山东人。
在影响中国文化最烈的两大思潮中,道教思想明显带有早期南方文化的精神气象,而在儒家文化中我们则更多地看到了北方文化的特质。传统儒家文化的正脉发迹于齐鲁,除了文化圣人孔子以外,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绝大多数都出现在这儿,诸如孟子、子思、曾参、颜回、子路、子贡、曾蜇、公冶长、原宪、伏生、至你偃、孔融等等。这些人全部在齐鲁文化中应运而生绝不仅仅是一种偶然现象,只有在适宜于营造儒家思想氛围的人文地理模式中这所有才可能发生。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齐鲁自古出贤相。诸葛亮、管仲、晏婴、王猛、王导、房玄龄等历史上最重要的贤相全部是山东人。齐国的建立者姜子牙和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就是两个充斥着传奇色彩的贤相。另外历史记载中商代著名的贤相伊尹也极有可能是山东人。山东历史上贤相辈出的情况与唐代以前这里发达的经济、良好的教育以及普遍磊落大方的人文情结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