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自称与敬称知移少
首先说明一下,古人的自称并不是贬低自己,而是谦称,中国自古就很谦虚的。古人的敬称是对别人的称乎,相当于现在的第二人称“你”、“你的”、“您的”等等。下面是我找到的资料,希望能有帮助。
一、古人的自称
古人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自称不同,有一套颇为严格的规矩。
通常来讲,古人在相互交往和言谈中,只要提到自己均会使用谦称或卑称,最常见的为“鄙人”。“鄙人”的本意是指居于郊野的农人,引申为无地位、无文化之人,即所谓鄙俗之人,古人常用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短浅。
与“鄙人”类似的谦称还有“臣”、“妾”、“仆”等,这些本是殷周时对奴仆的称呼,所谓“男人为臣,女人为妾”,地位最为低下。但后来也被用作自谦,一般男子自称臣、仆,女子自称妾。
在古人的自我谦称中,使用较广的还有“不才”、“小人”、“不佞”、“不敏”等几种。
二,古人对他人的敬称:家大、舍小、令外人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概括古人谦辞与敬辞的七字诀。古人在同别人说话时用到这些谦辞与敬辞,才能显示出独自一人有修养,要不然就会被人耻笑。
先说“家大”,“家”是用于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辞。例如自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称母亲为“家母”或“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
其次说“舍小”,舍的本意是指房屋。如说“茅庵草舍”、“寒舍”、“茅舍”,都是自谦之词。“舍”是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辞。凡是辈分小、年龄小的家人都应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再说“令”。“令”是敬辞,凡是称呼别人家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等等。
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