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药做推广时经常用到的三种方法

国学传统文化

古代医药做推广时经常用到的三种方法

血龙骄雄围观:℉更新时间:11-30 22:48

古代医药做推广时经常用到的三种方法

其一,善用各种实物模型是古医药广告中的奇妙之处,如有的药店在门前挂有“鱼符”作为药店的象征,因为鱼不分昼夜总是睁着双眼,悬挂“鱼符”就意味着不分昼夜地为病人服务。有的在门前挂上葫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悬壶”)便是药店、诊所的标志。一些行走江湖的郎中也身背葫芦,作为行医的“招幌”。

在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中曾经描述“医小儿者,门首以木刻板作小儿”“又有稳婆收生家,门首以大红纸糊篾筐大鞋一双为记”。又如某眼药水的商标是:“一头戴皂色高冠,身穿橙色大袖长袍者,此人身前身后挂有成串的眼睛球,冠两侧亦各嵌一眼睛球,所戴冠前上挑一个眼晴球,身挎一长方形袋囊,上面也绘一大眼睛球。”一直到明清时期,北京药铺还会在门口悬挂着的木板上绘制几只人的眼睛。

其二,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更是药店推广的主要方法。曾经有个医师叫程道周,在自家药店门前挂了副对联,上联为:“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联如其人,从上联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程先生一定是人品过人、心地善良、为人慷慨的好医生。下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与上联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副对联也就拉近了药家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像这样的对联在我国古代医学界还有很多,如“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等药名联,不仅寓意深刻,体现了经营特色,还让人们置身于对联的意境之中。

其二,利用名人效应。譬如在南宋的临安有位严某,治病开药一条龙,专治痢疾,病人不多。恰好一次碰上宋孝宗身患痢疾,久治不愈,严某应召入宫,并且治愈了“赵总裁”的疾病,“总裁”大为心喜,提升他为防御,并且赏赐给他金杵臼。于是严家便打出了“金杵臼严防御”的市招,从此药铺名声大振,寻医看病者络绎不绝。

在当时还有一位叫陈沂的妇科医生,因其治愈了康王赵构王妃的病情,康王于是赏赐陈沂一把御前罗扇。陈氏子孙后来四处行医,遍布浙江各地,因为传家之宝——御前罗扇无法分,于是就各自把一木制罗扇立于门前市招,以示为陈氏子孙,“大扇陈”因此在浙江百年不衰。

除此常见三种之外,还有一些手中摇着铃铛卖药的江湖郎中,一手摇动着铃铛,一手持招牌,在民间流动行医,或设地摊为人看病,有时为了招揽人来买药,有的郎中还会敲竹板,并用自己的嘴宣传,江淮地区为他们起了一个动听的名称——“卖嘴郎中”。如若这些江湖郎中来到现代的话,“地摊医者”看到“城管”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不管什么,自己“跑”才是重要的。

标题:古代医药做推广时经常用到的三种方法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