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人名特点与规律
我国人名最早有章可循的是夏代。当时人崇拜太阳,通行的历法是干支纪年,因此,当时的帝王和贵族都喜欢用天干命名,如夏商太康(康即“庚”)、孔甲、太乙等。
到了周代时,人名制度日臻完善,当时的人取名开始注重文采,显得优美动听,如姬发、孔丘、庄周、宋玉等。
周代的人名特点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及秦朝以后,直到汉代才有所改变。当时,我国封建社会正处于上升和繁荣时期,人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在名称问题上也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如孔安国、张禹、苏武、曹操等。
两汉之际,王莽崇尚单名,下令禁止使用双名,于是人们取名很少再用双名,这种风气一直持续了近300年,直到南北朝时才略有改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喜欢在名称中加“之”字表明宗教信仰,如王羲之、祖冲之等。另外,信奉佛教的喜欢在名称中加“僧”、“惠”、“昙”等字,如王僧达、陆惠晓等;信奉道教的喜欢在名称中加“道”、“玄”、“灵”等字,如萧道成、王玄谟、谢灵运等。
唐末五代时,由于“彦”字指有才能德行的人,因此许多人都以“彦”字取名,如王彦章、杨彦洪等。
入宋以后,由于文化的高度发达,一些饱学之士在为人取名时开始喜欢引经据典,如词人周邦彦的名称就来源于《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等。此后,这种风气便愈演愈烈,持续至今。
另外,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而且古人取小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曹操小名阿瞒,南朝的刘裕小名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