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战车是个什么样子?
中国古代的战车,一般文献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在先秦时期,华夏人作战基本都是在中原,也就是河南一代,河流少,而且都是平原,一马平川。十分适宜战车作战。周朝以及春秋时期用战车比较多,战国时期的混战用得都较少了。遇上山川,河流,战车就是累赘了。秦以后的战争,地理范围则更大了,地形也更多了。所以,战车就不大合适了。
战国以后,战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步兵、骑兵早已取代了车兵。所以,在以后的朝代中,所谓的战车,其概念也了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是史书上记载的我国封建时代的几种战车,供参考: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南北朝时,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建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明朝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绳连石磨压折。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易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