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中国人的“姓”为什么只有50多个

国学传统文化

西周时期中国人的“姓”为什么只有50多个

白骨道宫围观:℉更新时间:11-30 21:46

西周时期中国人的“姓”为什么只有50多个

西周时期,姓的数量不超过50个。作为原始氏族之名的姓,此时已不再代表任何实体,而是仅作为人们对自己祖先所出氏族的一种追认。这时天子赐姓的制度,使贵族独占氏族名称使用权的现象合法化,并未增加新的姓。

在周代,“同姓不婚”的礼制实行得很严格。因此,确定婚姻关系之前,“男女辨姓”成为必要的程序。为了辨姓的便利,人们常将姓加在女子的称谓里,“妇人称国及姓”。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男人称氏”。氏标志着男子的身份地位,在西周宗法等级社会里,这一点是忽视不得的。

氏出现于史前,“五帝之前天帝号,有国者不称国,惟以名为氏”。大约在夏代,表示部落的氏逐渐消亡,而表示贵族宗族组织的氏开始出现。到了西周,表示部落的氏完全绝迹。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姓,大多只能追溯到西周表示家族组织的氏。

西周时代,姓、氏并存。一个姓即表示一个大宗族,表示,一个父系继嗣群。这个父系继嗣群的分支,则以氏相称。周天子为姬姓,是当时天下的大宗,下属各个姬姓小宗,分别称卫氏、晋氏等。《左传•定公四年》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朗巩、沽喜,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谙,而封于夏虚。”杜预解释“怀姓九宗”道:“九宗,一姓为九族也。”就此而论,姓与氏的关系,是统和分的关系,所以,“姓可以呼氏,氏不可以呼姓。” “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西周时代,姓与氏同时并立,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氏与西周奴隶制宗法制的联系更宣接、紧密一些。姓代表早已解体的原始氏族,而且不再分化,数量有限;氏代表西周现实存在的各种等级的贵族宗族,并因宗族的不断分封与别族而不断增加。姓在西周依男姓世系为所有直系平等地继承:氏则依男姓世系为嫡系而非所有直系继承。”

标题:西周时期中国人的“姓”为什么只有50多个

链接:http://m.zhaichaow.cn/chinawenhua/35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