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月份与日期的表示方法
古人记月通常用序数来记,如一月、二月、三月、十月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月。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但这些都不常见,属于专门性的学问,不必去硬记。
另外,古人还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与十二月份相配,通常以冬至所在的月份配子,称为建子之月,下一个月份就是建丑之月,以下依此类推。由于各代历法不同,建子之月不一定是正月。建子之月周历是正月,殷历是十二月,夏历是十一月,亦即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这就是历法上所谓的“三正”。《诗经•七月》“一之日觜发,二之日栗烈”,一之日指的是周历正月,即夏历十一月,我们习惯上使用的是夏历。以下“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指夏历十二月至二月。
另外就是对于季节月份,古人早就有春、夏、秋、冬的概念,每一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按孟、仲、季排列,如春天则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孟春三月”指的就是春季的第一个月,至于历史书上用干支纪月,也是后起的事,并不常见。
古人记日很少用序数,最主要、最常见的是干支记日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依次相合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天干是十个数,地支十二个数,这就完成六十个数。因天干地支数目不同,干支相配必须相间交插,即称之为“花甲子”。同时还要明白朔、望、晦的概念。古人记事写书时,在月份中标朔、望、晦等字,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哀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易•小畜》:“月既望。”《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等,其他的日子只记干支,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这就是说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作望。“十二月丙子朔”即十二月丙子这一天是“初一”。“十月……丙寅晦”即十月丙寅这一天是“月末”,根据这几个字的标记,就可推算出其他干支,这对理解古书是大有益处的。
下面结合具体例证综合谈一谈年月日的知识。《资治通鉴》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肃宗宝应元年):
建巳月,庚戌朔……甲寅,上皇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乙卯,迁于太极殿。上以寝疾,发哀于内殿,群臣发哀于太极殿。……丙辰,命苗晋卿冢宰。上自仲春寝疾,闻上皇登遐,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甲子,制改元,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其旧,赦天下。
要清楚知道这段话所表述的时间,就需要应用我们上文所介绍的知识。首先查年,唐肃宗宝应元年是公元762年,然后要知道月份,建巳之月,是四月(因夏历寅为正月,故巳是四月),然后再查那几个日子,庚戌为朔日,即初一,按甲子表一推,甲寅该是初五,乙卯是初六,丙辰是初七,甲子是十五,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古书上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