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毛笔的历史
毛笔为文房四宝之首,相传研制毛笔始于秦朝大将蒙恬。古有“恬笔伦纸”之说。不过从近年出土的古葬墓中发现,简陋的毛笔在秦以前就有了,而蒙恬可能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而已。
汉代,官方已正式设立专职的制笔官吏。笔杆上刻有制笔工匠的名称。著名的笔工路扈,就是当时的制笔高手。
唐代和北宋时期,制笔业主要集中在宣州,以诸葛氏家族和陈氏家族制笔最为著名,深受文人墨客的欢迎。
至南宋,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制笔业也由宣州流散到以湖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到了元朝,浙江的湖州出现了制笔大家冯应科,据《归安县志》记载,冯应科的制笔技术与赵孟頫的书法和钱舜举的画并称为“湖州三绝”。
明代进贡的湖笔,比较著名的还有陆文宝和施文用(阿牛)所制的毛笔。到了清代,湖州的笔工散落到各地谋生。江南一带和北京、天津的一些笔店、笔庄大都为湖州人所经营。如近代北京的“戴月轩”,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苏州的“贝松泉”等。至于湖州当地著名的笔庄就更多了,如“王一品”等名牌产品。
目前,湖笔的生产规模空前扩大,除了湖州地区外,北京的北京市制笔厂,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笔庄,苏州的苏州湖笔厂,杭州的邵芝岩笔庄都是有名的湖笔生产单位。而今所说的“湖笔”,已成为按照湖州传统制笔工艺造笔的代名词。湖笔的美誉从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