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深知兵权对国家的重要性。就像宰相赵普所说:“唐末以来,兵战不息,国家不安,其原因不是别的,而是武将兵权太重,君弱而臣强。治理办法也只有夺其权力,收其精兵,控其财政。”为了从那些与自己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兄弟兼臣子手中和平地拿回兵权,宋太祖想到一个妙招——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七月(961年),赵匡胤邀请石守信等人入宫喝酒。酒酣之时,赵匡胤突然叹息着说:
“朕的江山是靠你们打来的,可是这做天子也太艰难了,倒不如当节度使来得快活。”大臣们听了,急问为什么。赵匡胤义说:“哎!这个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听了,也明白了:皇帝是担心他们夺权篡位,暗示他们突出兵权。于是,石守信等人慌忙跪下说:“臣等愚昧,请陛下给一条明路吧!”赵匡胤从容不迫地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生命好比白驹过隙,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遗福子孙。你们何不释去兵权,出外当个地方官,再多买些良田美宅,以终天年。朕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一来,君臣相安,两无猜忌。”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请求离职,赵匡胤也就批准了他们的要求。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用酒宴、金钱和婚姻和平地解除了高级将领们的兵权。千百年来,“杯酒释兵权”也作为典故被人们熟知。然而,有学者指出,“杯酒释兵权”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是出自后人的杜撰和演绎。其中,以20世纪90年代顾吉辰先生的论证最为著名。
首先,对于杯酒释兵权的时间记载,北宋史书毫无说明,直到南宋李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才记载,此事发生于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但是,这年六月,宋皇宫发生了一件大事,杜太后病逝。按照习俗,六月至七月应该是国丧期间,禁止饮酒作乐。那么,作为孝子的宋太祖又怎会在皇宫中宴请大臣呢?显然不可能。
此外,赵普在整个事件中充当了幕僚的角色。根据《纪闻》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事发生在赵普任宰相期间。但是,赵普第一次出任宰相是在乾德二年(964年),而961年的赵普并未当上宰相。这也自相矛盾。
有人也对此提出反驳。据《宋史礼志》记载,皇太后死后,皇帝以日易月服丧,共25日。也就是国丧期从六月初二开始,至多至六月二十七结束。到了七月,服丧期早已结束,皇帝宴请臣下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