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包拯是关心百姓,解民于倒悬的好官
包拯曾说过:“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皇祐元年(1049),包拯出任三司使财政官,更是时刻关心民间疾苦。包拯上书给仁宗皇帝,要求罢掉“天下科率”,减轻赋税。他在巡视山西时,发现漳河两岸的邢、洛、赵三州(现在的山西中南一带)万顷肥沃农田被当成军马牧场使用,而军粮却从外地远道运来,费时费力又耗费国财。他立即上书请求归还耕地,此事得到了仁宗的首肯,粮食和马料都得到了解决。
在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包拯常不辞辛劳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一年江南地区发生旱灾,他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按照惯例,开仓放粮必须事先请示皇帝。但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包拯一边派人急奏朝廷,同时果断地开始放粮,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地区大范围受灾,百姓缺粮断炊。地方官吏们却为了政绩,隐瞒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并且还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包拯了解到灾情后,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提议。包拯从此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现在仍在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此事编写而成的。
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朝廷派包拯权知开封府。次年三月包拯正式上任。在一年多的短暂时间里,他就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其中有两件事为人称道:
一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案件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由于诉讼者不能碰见长官,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此弊,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二是疏浚惠民河。惠民河也称蔡河,源自东京至通许(今属河南),直达淮河。后来为水运之便,又自新郑引闵水汇入,使之流量大增。时惠民河常涨水为患,大水时“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械渡入”。包拯查知河水泛滥的原因乃“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遂毅然下令,将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全部拆毁,使河水得以畅通,解决了水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