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出自何处?
1948年2月,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本义是宽严相结合,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在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该典故出自《礼记•杂记下》。孔子的学生子贡随孔子去看祭礼,孔子问子贡:“你觉得高兴吗?”子贡答道:“一国的人都快乐得如同癫狂,我不知道有什么值得那么高兴的。”孔子告诉子贡:“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这是你所不知道的。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不愿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所以,只张不弛,是文王、武王也做不到的。只弛不张,则是文王、武王不会去做的。一张一弛才是治国的最高境界。
这里,既包含了张弛有度,又包含了张弛的时机,与张弛的转换。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不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是不断转化的。
西汉的历史,就是这个哲理的最佳注脚。
刘邦马上得天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汜水称尊后又不断剪除异姓王,是典型的“张”。到其执政后期,对内发现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天子的御用车辆都配不齐四匹相同颜色的良马,公卿只能坐牛车;对外则北有匈奴压迫,南有诸越依靠地理险要割据抗衡,都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军事手段难以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再继续“张”下去,只能重蹈秦朝二世而亡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