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所讲的“饮食男女”是什么意思?
饮食男女是儒家对人欲的一种肯定。出自《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指对食物的欲望,男女则指情欲,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感之一,属人之常情。
相对于佛教、道教等教派诸多的限制,儒家认可“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只是反对过分追求美味美色,倡导“寡欲”;到了理学盛行的时代,朱熹对先儒的主张十分赞同,他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对人之本性也是认同的。
汉代董仲舒和唐代韩愈的人性学说。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具体来说,圣人之性,指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斗筲之性,指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的;中民之性,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说借鉴了战国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观,认为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称“性”;恶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阴性,称“情”,然而虽然“性”体现了天之阳性,可以产生善;“情”与之相反,但也只是具备可能,并不是绝对的。用董仲舒的话来说,性如同是禾,善则如同米,米出于禾,但禾并非就是米。
董仲舒对人性的区分,强调了人性之异,与先儒倡导的性善说(如孟子)、性恶说(如荀子)迥然不同。到了唐代,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即“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并且“性”和“情”是对立的,“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的;“情”的内容则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
可见,韩愈的理论比传统的说法更加细致、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