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制度与唐朝灭亡的关系
宦官制度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曾不同程度存在,似乎仅日本没有,而以中国扎根最深,影响最大。中国历史上,宦官完全把持朝政、最为专横跋扈的时期是东汉、唐和明朝,而且都是后半期,这说明太监风光是王朝衰亡的象征。
唐朝宦官猖獗始于李隆基给高力士授高官,宦官们一点也不以做一个有重要生理缺陷的男人为耻,公开炫耀自己的权力,自称“定策国老”(意指可废立皇帝的元老),而将皇帝贬为“门生天子”(作为学生的天子)。从此,宦官与朝臣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没完没了。因为衙署在宫城之南,内侍省在宫城之北,所以又称“南衙北司之争”。《剑桥中国隋唐史》说:“在许多方面,宦官和翰林学士的世界观和社会威望都截然相反。他们在内廷彼此争权夺势倒反而是很自然的现象。”
神策军原为西北的一支戍边军队,在安史之乱的时候,神策军驻守的防地被吐蕃攻占,后来神策军退回陕西,在这期间,神策军首领鱼朝恩把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并入神策军,使其扩大为万人以上的大军。
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神策军被宦官掌管,成为宦官威慑朝廷的重要工具。由于后来的地方藩镇割据,在唐朝的中后期神策军几乎是唐王朝所有的兵力,在全盛时期神策军的规模达到了十几万人,宦官掌握了这么庞大的军队,可想而知在朝廷之上几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唐末代皇帝李晔、李祝,也是被太监和军阀挟持的。当时,自然也有人鸣不平。如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愤然上书:如果宰相确实有罪,那也应当由刑部审判,“岂有内宦擅领甲兵……流血千门,僵尸万计”之理?表示“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从此,他长期与仇士良等宦官把持的朝廷对抗。
与此同时,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朝廷如此,藩镇更是乱纷纷,南诏等屡屡犯边。在层出不穷的内忧外患中,那个强大的唐朝终于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