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谥号是什么回事儿?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奖或贬低、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称呼多用干支,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等,这究竟属于排行还是出生年份,至今众说纷纭)。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
《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逝者的生平,二是谥号只能于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王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继位皇帝宣布;臣子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带有总结、盖棺定论的性质。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意义的字,大致可分三类:属褒奖的有:文、武、景、烈、昭、穆、桓等;属批判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齐桓公的“桓”表示“辟土服远”。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后,溥仪谥“忠悫”二字,墓碑上刻“王忠悫公”。言“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陈寅恪语)。相对于好的、同情的。
恶谥是后来才出现的——人们觉得有些帝王大臣不值得表彰,甚至还很可恨。如周厉王的“厉”表示“杀戮无辜”、“暴慢无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高祖李渊加的。
到了秦时,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有损帝王的尊严,他不愿被后人评议,于是废除谥号,希望能从他开始,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世。到了汉代,谥号又重新实行。从周至清,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但是人人都有谥号,其意义可见一斑。
通常来讲,唐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唐以后,由于君主都有庙号,于是人们开始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太宗”、“太祖”即是庙号。
到了明清两代,每位皇帝在位时一般只用一个年号,人们又习惯称年号了,如乾隆(帝)、道光(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