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吗?
有一本书叫《德经》,记载的一个叫慧深的僧人,说到过一个距中国东方2万千米的地方。那里有许多扶桑树,果实像梨一样,可以吃。那扶桑国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一带。这也就是说,比哥伦布早1000年就有中国人到达美洲了。
德经的观点轰动了欧洲,有人当即提出反驳,认为扶桑国是指日本,而不是墨西哥一带。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是否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的争辩序幕,时至今日学术界仍在争论不休。
1975年,在加利福尼亚近海发现了一些中心有孔的圆形大石块。美国考古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石块是3000年前一只中国古船因失事抛下的石锚。一些学者研究了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确认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有能力在大洋上航行。他们还把当时的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民俗等与当时的美洲大陆比较,认为中国对美洲的许多方面有明显影响,比如墨西哥的奥尔梅克文化有着像龙一梓的艺术形象等。于是,有些学者得出了中国人“扬帆美洲3000年”的结论。
对于这种观点,反对者认为,石锚的质料是灰岩,在中国东部,除台湾外,不产这种石料,因此它并不是来自中国。还有人认为这石锚是18世纪未在拉美近海捕鱼的美洲华人的遗物。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有些持肯定意见的西方学者,经过研究,还认为中国古籍《山海经》中某些文章描述的山川地势可能是在美国。比如,有人认为《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所描绘的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峡谷等等。当然,这些观点还缺少十分有力的证据,更是遭到反对者的怀疑。
总之,对于中国人是否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间题,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