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姓名称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jiao 音矫)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与生物和自然现象关于。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姓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传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hui音毁,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yu 音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变化。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符号。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庭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
在封建社会里,姓、名、字、号不仅以它的字形、字义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除了颁赐“谥号”之外,“赐姓”、“赐名”也是统治者用来维系或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号方面的知识,对我们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风格和古代社会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