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分执行政、军政大权的中书政事堂与枢密院
人们提到宋代政府中枢的格局,可能会听说到这么一段话:“中书,密院,对执二柄”。意即中书政事堂和枢密院,分执政府行政、军政大权,追究这种格局的形成,还得上溯到唐制。
唐行三省,然争吵日多,唐太宗曾抱怨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为了协调三省关系,乃规定宰相会议政事,议定颁行,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这个宰相会议之所就是政事堂。
另外一方面,太宗时宰相数目激增,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已有六人,另外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名号宰相,诸如“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高宗时,规定除中书令和侍中外,不带“同三品”、“同平章事”名号者不得称相,即尚书左、右仆射无皇帝特授之名号,亦非宰相。
太宗时宰相数目扩增的结果,自然而然,宰相必须采取会议的形式商讨政务,政事堂会议即应运而生了。
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所有军国大政皆在这里商讨决定,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于中书省。•;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国家政务日繁,以宰相会议的形式来处理众多的政务,未免捉襟见肘,稽延时日,难于为继。于是在国力最盛的玄宗开元年问,经宰相张说提议,玫事堂改称中书门下,简称为中书,同时宰相数目也减少到二、三人,两者互相结合起来,中书就成为宰相的办公厅,是封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唐末能相郑畋曾经夸口,说国家大事程在我辈三,四人画度”。因而当黄巢起义军不断进展时,郑畋和另一相为剿为抚在中书发生口角,相互拍桌子,扔砚台,闹了个全武行。僖宗皇帝闻知大怒,宰相乃百僚仪范,中书乃政务中枢,争吵相向,成何体统?遂罢免二相,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从玄宗时始,宰相权力即遭分割。攫取相权的最大魔爪是宦官。宦官势力在玄宗时渐露头角,安史乱后,逐渐把持了唐廷的军政大权。代宗时,以宦官二人任枢密使,其办事处所后称枢密院。枢密使掌机密章奏,传达诏旨,负责沟通皇帝和群臣特别是宰相的联系。宰相见皇帝定夺大事,要仰承于宦官的传递。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儿竞乃受制于皇帝的家奴。
五代时候,战乱频仍,谁手上有军队,谁就能称王称帝,因此武人跋扈,政治十分黑暗。文臣任职的中书变得无足轻重,中书宰相们变成迎来送往的京师衙门留守人。著名的如长乐老人冯道,历仕五代,前脚送旧王,转身事新君,做着那有奶便是娘的“长乐”宰相官儿。而各代统治者留用前代大臣,用意在于招徕人物,减少对立面。这些长乐宫儿们又没有任何实权,多耗费一点禄米(反正是从百姓处搜括来的)算得了什么呢?五代君臣臭味相投,互相利用,更加重了政治的黑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