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人主要吃什么肉
有人说了,听说古代好贫困啊,吃不到肉怎样办?其实真的不必太担心,肉,宋代人民还是吃得起的。
在宋代,特别是北宋,北方多食用羊肉,而“鸡豚为异味”。后来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不只鸡肉猪肉,鱼鳖虾蟹也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不过,皇室还是基本秉承着“御厨止用羊肉”,“不登彘肉”的原则,即使到了南宋还没变。
就文献资料来看,宋神宗时期,御厨一年用“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而猪肉只有“四千一百三卜一斤”。而且这些猪肉多是属于用来看的“看碟”或者作为配菜。由此可见猪肉在宋代皇室食谱里只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
而当时供御膳使用的羊肉除了陕西冯翊县出产的之外,更有一部分是从契丹购买的。即使到了孝宗时期,对于皇后中官的供给,还保持在“日供一羊”的水平。据《经筵玉音答问》载,孝宗曾为他的老师胡铨在宫中摆过两次小宴,主菜分别为“鼎煮羊羔”、“胡椒醋羊头”与“坑羊炮饭”,孝宗一边吃,一边赞道:“坑羊甚美。”
看来宋代文弱的皇帝们吃起肉来,真的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就是不知道嗜食羊肉这个习惯和《政和本草》大肆宣扬食羊肉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壮阳益肾”的妙效有没有什么联系。
所以想要打入宋代皇族内部,首先就要习惯吃羊肉。
就跟现在广大肉食动物哀号猪肉太贵买不起一样,南宋的羊肉一样也是很贵的。据记载,当时吴越一带的羊肉九百钱一斤,如果按米价平均值折合到现在,相当于120多块钱一斤。所以也难怪当时人写打油诗调侃“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了。
除了羊肉,开封城里当然还有群众们喜闻乐见的猪肉,临安城“内外,肉铺不知其几”。而每天赶进开封城的猪甚至达到“每群万数,止数十人驱逐”的程度。在这些大城市里,“每日不下宰数百口”,由此可见虽说皇室不太待见猪肉,但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很喜欢来一发大肉解解馋的。
除了鸡、鸭、鹅、猪和羊,天上飞的诸如鹌鹑、鸽子,地上跑的比如兔子、鹿、狍子,水里游的比如鱼、虾、蟹、蛤蜊,都是当时盘子里的常客。
当时街上的饮食店就有什么鸡脆丝、笋鸡鹅、柰香新法鸡、鹅粉签、五味杏酪鹅、绣吹鹅、鲈鱼脍、清汁鳗鳔、石首鳝生、石首鲤鱼兜子、银鱼炒鳝、撺鲈鱼清羹、酒法白虾、紫苏虾、清撺鹌子、红鸠子、八糙鹌子、蜜炙鹌子、鸠子、黄雀、酿黄雀、煎黄雀、辣野味、野味鸭盘兔糊、清撺鹿肉、黄羊、獐肉、醋赤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