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秋以前为什么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
春秋以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学在官府,没有私人教育,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说:
理大物博,不可殚也,圣人为之立官分守,而文字亦从而纪焉。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国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为什么“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呢?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古代书籍十分少,也很难写成书,所以,只有官有书而民无书。典、谟、训、诰、礼制、乐章之类都是朝廷制作的,并非用来教民的,所以“金滕玉册,藏之秘府,悉以官司典之”。士人要想看书,只有到官府那里才能读到。秘府之书,一般的人更无从阅览了。
二、“官有其器,而民无其器也。”古代学术如礼、乐、舞、射等项目,需要有一定的教具和设备,非一人一家所能备齐。仅以学乐的乐器看,“至于成均乐器、钟、鼓、管、龠、鼗、祝、敌、埙、箫、管、琴、瑟、笙、盘、竽、笛之伦,以供国家祭祀之用者,尤非里党所可致。”
可见,当时除天子的“辟雍”和诸侯的“泮官”外,是不可能有书籍和教学用具这些最基本的办学条件的。这样就造成了“在官者以肄习愈精,在野者以简略而愈昧”。所以孟子说:“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指这种教育制度所造成的必然恶果的意思。
教师名称与学生来源。周朝设有专职教官师氏,有大师、小师的级别,具体分工还是比较细的。《礼记•文王世子》中说: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龠师学戈,龠师丞赞之,胥鼓《南》。干戈、羽龠是两种舞。从这段话中可知道仅教乐舞的教师就有五种名称,即小乐正、大胥、龠师、龠师丞、胥,而且还有主讲教师与助教的区别。可见周代教师的分工已是比较细致的了。
西周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国君、诸侯、贵族官僚之子,还有少数从地方上选送的贵胄子弟。一般的平民与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周礼•王制》说:
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太子、王子,群后(公及诸侯)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周代的学习内容是所谓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维系其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统治者认为“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射御是实战的需要,因为要镇压奴隶的反抗和对外战争,必须有作战的本领。当时作战的武器以战车为主,驾御战车需要一定的技术,射御也就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大体是在初级阶段学习书数,高级阶段学习礼乐射御。《大戴记•保付篇》说: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里说的小艺就是书数,大艺就是礼乐射御。对六艺的学习有先后顺序,这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